-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锚定“八型八地”定位,聚焦“八链合作”路径,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健全完善“15886”工作体系,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绿色发展底色更加彰显,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的新征程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反映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锚定“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新风貌、新气象。
□ 本报记者 闫昌
北魏平城四海融,长留汉韵与胡风。打开历史的卷轴,云中大同跃然纸上。
这里曾经是“北方锁钥”,战马的铁蹄不止一次踏过这片晋、冀、蒙的咽喉要道;北魏鲜卑族一凿一凿敲出来的云冈大佛,慈祥地凝望着尘世的纷纷扰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成为不少女性心中永远的图腾……时间老人好像偏爱这片土地,将半部民族融合史都留在了这里,终于成就了这座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大同到底是一座什么城?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种答案。不论是雕塑之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还是能源之城、文旅之城、算力之城,它的底色永远是改革。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再到今天的转型发展,图变求新的基因深深地镌刻在这里,也正是这份执着,大同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说到大同,煤炭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点亮全国一半灯,暖热华北一半炕”“全国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炭看大同”……寥寥数语描绘出“中国煤都”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道出了能源保供的担当和使命。
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同有着厚实的“家底”,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一煤独大”的困境让大同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大同在思考。
转型!转型!转型!
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云中大地。从那时起,挖了“一辈子”煤的大同,开始成为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尖兵。
能源赛道上——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作为最早一批的先行先试点,已经走在了前面。相对于过去脏、累、苦的生产环境,现在操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煤炭便被运送到地面。当然,这只是我市煤炭产业持续提升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一个缩影。到目前,全市共建成智能化煤矿6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0处,全市先进产能占比稳定在85%以上。
不仅如此,我市大力推动“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今年年初,国家推进“双碳”目标布局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采煤沉陷区建设重点示范项目——山西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规划建设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600万千瓦。截至今年7月,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1688.64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887.64万千瓦,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2.56%。其中,新荣区、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均已建成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项目,发展可谓如火如荼。
而且,大同不光在煤炭和煤电一体化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也是蹄疾步稳。2018年,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拉开了数据中心建设的序幕。现如今,秦淮、京东、秦云等公司的一组组服务器日夜运转,为全国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高科技企业提供巨量算力支撑。京东物流(大同)客服中心、上海润迅等20多家基础数据服务企业先后落地,让大同成为名副其实的“算力之城”。前不久,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正式在我市启动,将进一步开启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铺就群众就业增收“幸福路”。
从“煤都”到“新能源之都”,从“输煤炭、输电力”到“输数据、输算力”,大同积极扭转“卖炭翁”角色,凭借资源禀赋,变“瓦特”为“比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绿增彩。
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成为大同发展的必选题。
走进中车大同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的可视化数据监控大屏映入眼帘,屏柜组装、机车总成等主要生产进程信息清晰可见。近年来,中车大同公司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聚焦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向“新”而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晋创谷·大同”作为全省第二家落地的科技创新驱动平台,是支持大同有效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溢出效应的承载平台。平台将依托中关村体系庞大的未来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以及成熟的产业服务能力,布局从科研创新、中试熟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搭建创新、金融、人才等一整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管家式的“类中关村”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
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也是喜讯频传,由山西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完成低真空环境下系统集成演示验证试验,并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现场测试检查,这标志着该项目具备验收条件。
陕汽大同公司下线的全省首辆底部换电重卡汽车,是针对煤炭运输场景,全新正向研发的新一代换电重卡,具有“超长续航、超轻自重、超低能耗、超级安全”等特点,填补了大同新能源商用车型空白,并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
全市上下正在向“新”而行,全力竞逐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
文旅消费赛道上——
高山千仞耸云冈,石窟雕塑古风光。1500多年前,昙曜法师向工匠们讲述佛陀的故事。如今,游客们又在这里讲述他的故事,仿佛千年时光都在一瞬间凝固起来。
回想过往,随着大同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距离云冈石窟仅350米的109国道云冈段车流量与日俱增,大吨位煤车超载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粉尘和废气污染十分严重,裸露在外的佛像,身上均是厚厚的煤灰。
如何保护这份历史遗产?如何让大佛脱下“黑袈裟”?这个时候,改革的声音再次回响在耳边。
“三年保护工程”“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保护工程先后实施,云冈石窟的面貌焕然一新,重现了郦道元《水经注》中“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人间胜景。
现如今,一代代云冈人继续在这里挥洒青春,坚定不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了预防性和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走上了一条预防性、综合性保护云冈石窟的科学之路;持续推进云冈学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云冈学研究体系……他们用实际行动让云冈石窟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秋高气爽,大同古城内依然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尤其是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游客争相推荐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做出“既能勾起记忆乡愁,又能够满足当代生活的活力街区”,我市对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街巷、合院建筑、公共空间、配套设施等进行了详实的数据测绘与拍摄记录,邀请了大量本地居民和专家顾问反复论证调整,最终确定了“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修复原则与推进计划,留住街区修复的根本。
近年来,我市坚定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持续加快古城保护与修复步伐,华严寺、善化寺、代王府等古建得以保护修复。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楼的灯光与古建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
岁月从不败古城,历尽沧桑始见真。如今,放眼云中大地,大张高铁开通、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大同云冈国际机场航线日渐丰富、“跟着悟空游大同”话题持续火热……在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态势的加持下,大同文旅事业吐故纳新,“出圈”更“出彩”,转型发展的活力正在喷涌而出。
农业赛道上——
小黄花,大产业。农业赛道上,大同也没有落下步子。大同黄花,角长肉厚、线条粗壮、条纹清晰、食味别致、香气浓郁。目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万亩左右,位居全国黄花主产区之首。作为大同黄花主产区的云州区,目前黄花种植面积达17.02万亩,共有1个2万亩片区、8个万亩片区。在全产业链的带动下,该区培育出宜发同城、大同三利等黄花加工及商贸企业41个,建设了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忘忧园(忘忧农场)、云州电商产业园等。
走进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展示大厅,冻干黄花、黄花饼等一系列黄花产品琳琅满目、品种多样,在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目前该园区共有黄花酱、黄花酱腌菜、黄花干菜、黄花啤酒4条黄花加工生产线及一条日产100吨的小杂粮加工线,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加上黄花干菜和小杂粮大宗交易及线上销售,预计年产值上亿元。
秋高气爽,晶莹剔透的西红柿在阳高大地上画出了一幅色泽艳丽的图画。一架,一室,一棚,一片,满眼的“阳高红”把收获的喜悦挂在了农民的脸上。华联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引进科研团队,在“阳高红”西红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示范推广上大做文章,进一步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我市深耕农业赛道,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谋划,大力推进“特”“优”农业,锚定种植业、畜牧业、设施蔬菜、林下经济、渔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黄花、黄芪“6+2”农业产业布局,聚力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今的大同,大为不同,致力于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前不久,山西省环保厅发布数据,今年1至6月,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3,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二级以上优良天数145天,优良天数达标率79.7%,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这一成果正是坚持多年的减排、增绿、转型发展思路,大同才撕下“黑标签”,换成“绿名片”,迎来“大同蓝”,连续几年在全省地级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名列第一。
耕耘于希望,收获于努力。曾经的重工业城市,如今产业结构越来越“新”,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曾经的“灰头土脸”,如今华丽“蜕变”为“绿水青山”的宜居宜业之城。未来的大同,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锚定“八型八地”定位,聚焦“八链合作”路径,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一个崭新的大同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灵丘县武灵镇医保补贴温暖老人心
近日,灵丘县武灵镇沙嘴村与庄头村同时推出暖心举措:沙嘴村村委会聚焦7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 ...
浑源县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
连日来,浑源县扎实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浑源县 ...
京杏儿铺展“幸福路”
前不久,北京的王女士带着孩子来大同旅游,在大同古城街头土特产品店买了各种土特产品,其 ...
大同籍导演王三才参演
近日,由张艺谋执导的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演出《澳门2049》以全新数字技术展示中国非 ...
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2025年元旦、春节将至,大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同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大同市双拥工作领导 ...